【新三鑫 高品质】从“平面”到“空间”——核心素养下初高数学联合教研活动
从“平面”到“空间”
核心素养下
初高数学联合教研活动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拓宽教师视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改革的实施,我校初中部数学科组于4月20日下午在报告厅开展了初高数学联合教研活动,以从“平面”到“空间”——核心素养下初高数学联合教研活动为主题,全体初高中数学教师共话教研,共研教学。
数学组全体教师观摩学习了易红老师的公开课《复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以及普高部青峰老师的公开课《线面平行的判定》,两位老师潜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呈现了异彩纷呈的数学课堂。同时,注重渗透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后,初二数学科组长张秀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师素养、教学建议五个方面对初中公开课课例进行点评,张秀老师指出本节课教学内容把握准确,教师课堂调控能力强,学生参与度高,解题方法总结到位。普高部数学科组骆传平老师从教材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对青峰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并在引导学生如何添加辅助线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初高衔接教学策略》
夏振海主任
活动第二阶段由普高数学组夏振海主任主讲微讲座《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初高衔接教学策略》,夏主任从初高中数学的关联性、初高中数学知识存在脱节、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要主动求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夏主任指出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升级、拓展和深化,主要包括从“数”到“式”的变形、从概念性质的“表象”研究升级到对“内涵”的研究,从“静”态定义到“动”态定义的深化,以及从“无参”运算到“含参”运算的拓展。
另外,由于知识内容的剧增、思维方法的突变以及学习内容的脱节必然使得教法、学法随之改变,高中数学的学优生一般都会在进入高中前进行初高中衔接知识的补充学习,最后,夏主任指出初中教学需要强化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新课程标准下要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
活动最后,初中数学学科主任成静老师从举办本次活动的意义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了小结发言,成主任提出了三个希望:
一是希望全体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钻研初、高中教材,寻找初高数学知识的关联性,以教师自身知识的宽度来提升学生学习的高度;
二是希望初高中能多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指出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脱节”是因为没有“过渡”,今后初中数学教师定会向高中数学教师虚心请教,编写初高过渡用的教材,将初高衔接课程前置到初中完成;
三是希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改变教学方式,以问题驱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培养有探究精神、有学习力的学生,在知识、思想、方法、能力、教法和学法上实现初高数学的无缝对接。
数学大科组
给两次科组活动发言的教师颁发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