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聚焦“双减”新政策,探寻课改“鑫”路径——三鑫“未来课堂”建设进行时
聚焦“双减”新政策
探寻课改“鑫”途径
三鑫“未来课堂”建设进行时
在“双减时代”的背景下,实现减负增效,减负提质,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最优路径。为探索“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新课改的实施,三鑫小学部正在致力于“未来课堂”建设。
1
语文学科
立足课改扎实推进
专家引领幸福前行
小学部语文科组观课议课培训
开学初,小学语文科组在报告厅举办了观课议课培训。杨吉珍主任从什么是观课议课、怎样观课及怎样议课三方面对全体语文老师进行了培训。
二年级语文科组的老师们,以王薇老师赛课课例《雾在哪里》为例示范如何观课议课,为老师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观课议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型研修活动,把教研活动参与者作为生命成长共同体,改变传统的评价式教研模式,推进研究式教研模式。为此,三鑫语文科组正在探索中。
深耕作业研究
优化作业设计
小学部语文大科组作业研究系列活动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新学期,语文大科组以预学单的设计作为课改切入点,以期让学生通过提前探究,充分调动自己前期的学习经验与知识储备,为建构新知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做,对于教师重组课程资源、学生提升学习品质均有重要的价值。
如何设计与使用预学单、重构让学生更智慧地学的课堂?近日,语文大科组召开科组长教研会议,重点围绕预学单的模板设计、预学单的各板块的具体内容的探讨、如何初步实践、困惑定期搜集等方面进行前期交流以及后期工作部署。
在“聚焦‘双减’新政策,探寻课改‘鑫’路径 ”主题下,语文科组就作业研究开展名师系列微讲座活动。
作业设计及单元命题(主讲人:周忠敏)
2
数学学科
“万象更新始于春,不负春光开好局。”为落实“双减”,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小学部数学科组将本着“为迁移而教,为发展而教”的理念,积极探索中山市教研室提出的“前置性探究”,开启“鑫”课改之路。
过好教材关,是推进课改的前提。规范小科组“集体备课”教研,能够促进教师整体把握教材,保证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开学初,向艳旗副主任以四年级科组集体备课为例,详细讲解了集体备课的流程和方法,并通过视频的呈现让大家对集体备课理解得更加透彻。
数学大科组在第4周举行了“教材解读”比赛。其目的,是让各小科组再次发挥集体力量“百花齐放”。“教材解读”比赛,设以下四个评分项目——基于课标下的教材解读、“双减”下的作业设计、“以生为本”的课改思想的体现、解读的整体感染力。
课堂是课改的实验地,通过“观课议课”既能检查反馈课改的落实情况,又能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为优化“观课议课”形式,赵秀珍主任组织科组长们,进行了两次集中研讨,制定出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量表。
近日,赵主任带领科组长们参与自主幸福部谭为明主任组织的“观课议课”模拟研讨活动。首先由陆玲洁老师教学《鸽巢问题》,其后观课教师从专业视角、教学视角、特色视角和共在同行四个方面进行议课,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校发展总顾问黄局的肯定与指导。
为有效推进课改,我们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课改路上,我们会继续努力!独行速,众行远,相信在全体数学老师的努力下,定能上出有灵魂的数学课。
3
英语学科
小学英语低段科组以“基于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为切入点推进课程改革。“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是指结合视觉词(sight words)的学习,以拼读规则(phonics)教学为中心,通过绘本(picture book)的使用,培养小学生早期阅读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英语科组积极开展教学研讨,优化教学方式。教师通过韵律十足的音频和动画歌曲等方式给学生磨耳朵,通过视觉词、拼读规则和绘本的结合学习,帮助学生完成了解码和理解的任务。以此扫清阅读障碍,加速英语阅读能力的建构,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形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
小学英语中高段科组以“基于大概念的中高段单元整体教学”为切入点推进课程改革。新课标提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对单元内容进行适切的文本再构、补充与拓展。
英语科组积极开展教学研讨,让老师们意识到要提高到单元、学期、学段的站位去备课;有跨教材资源观,建立跨教材资源检索体系;通过大量的课例研究提炼形成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教学设计路径。优化集体备课,从而提高单课质量,更好地实现课堂的提质增效。
未来已来, 面对新一轮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三鑫小学部一定会逐浪前行,继续探究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的“鑫”课改路径,积极推进基于“双减”背景的三鑫“未来课堂”建设,打造三鑫高品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