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促成长 课本深研探幽径 |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段作文教学研讨活动
为了精准地把握作文教学方向,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凸显三鑫语文学科特色,促进教师快速成长,4月21日上午,纪中三鑫双语学校小学部语文科组举行了中段作文教学研讨活动,邀请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梁雪菊老师到场指导,把脉导航。三鑫校长黄建军、小学部校长易跃军、小学部语文学科主任张明理、小学部三年级校长周忠敏以及全体小学部语文教师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活动由万娟老师主持。
首先由周忠敏校长带领着三(7)班的学生,以《同步作文》为依托,为大家呈现了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奇妙的想象》习作指导课。
课堂上,周老师幽默、轻松的教态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亲切的语言,耐心的引导,让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课堂流程清晰,层层深入,从课本学方法,依托《同步作文》用方法,学生被带进了想象的世界,一个个原本陌生的题目渐渐变得生动,有了故事。周老师的课,不仅吸引了学生,也吸引了现场听课的老师。
课后,雷丽珍、李文婷、伍纵平、李春雄、李明海等老师进行了精妙的点评。同时,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对本节课进行了评析,想象作文教学的策略在交流讨论中愈加清晰。
整个教研活动开展井然有序,通过这堂精彩的研讨课,老师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同步作文》对于作文教学的辅助作用。对年轻老师而言,它是一个极好的支架,既呈现了编者对单元作文教学的深入思考,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供一线教师选择使用。对经验型老师而言,它也是极有借鉴意义的,使用它琢磨它的过程,就是教者与编者跨越空间的对话过程,能产生更多思维的碰撞,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
梁雪菊:广东省特级教师,全国百佳特色教师,诗人。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专家,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客座教授,中山开放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省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小语会常务理事,中山市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广东省中山市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著有诗集《我说过我是一株菊》《漆黑中醒着的眼睛》《十七种阳光》。主编有《故事中山》绘本系列、《新教材,阅读力》《同步作文》丛书系列等。
议课完毕,梁雪菊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对《同步作文》这本书,要坚持“先研后用、有选择地用、批判性用、边用边修订”的原则。接着梁老师从“表达安全、思维方法、语言面貌”三方面进行了习作教学微讲座。梁老师旁征博引,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结合典型课例及中山市作文及诗歌赛进行了讲解,多次提到“儿童立场、教育为本”,对教师的关怀和儿童的关怀溢于言表。她说:“我给孩子一个作文题的时候,不是想着我要孩子写什么,而是期盼着孩子能写些什么!”梁老师说,教育是一个慢工程,语文更是慢活儿、细活儿,急不得,功利不得,希望老师们能“缓慢而坚定地做自己的事”,带着孩子们“缓慢而坚定地成长”。
微讲座后,雪菊老师还暖心地安排了答疑环节,让老师们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同步作文》这本书提出疑惑或建议。贺敏老师和万娟老师踊跃发言,分别就书的编写体例、难易把握、时间掌控、环节取舍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梁老师耐心倾听并解答大家的疑问,让老师对《同步作文》的编写体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了解了编写背后的故事。为了给中山市的一线教师提供合适的作文教学辅助用书,多少骨干教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字斟句酌、多次修订。梁老师说,作为试验班级或者实验学校,用好这本书,是对编者的爱;修订好这本书,是对自己的爱。
本次研讨活动,黄建军校长全程参与,互动结束后,黄校对梁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及真诚的感谢。他说,三鑫要思考将国家课程体系校本化,所有学科,都要建构自己的校本课程体系,语文科组要在梁老师的引领下打造成中山市优秀科组、特色科组。
最后,易跃军校长结合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本次研讨课进行了简短的评价,联想与想象不分家,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平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多管齐下提高作文水平,为顺利过渡到初中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也对梁老师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希望全体语文老师在梁老师的带领下,做真教研,迅速成长。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好的文章一同欣赏,好的教学方法一起分享。本次的作文教学研讨会不管是在理论输出还是方法指导方面,都为老师今后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梁雪菊老师的到来,也无疑是对各位老师最大的鼓舞。本次教学研讨引发的对作文教学深层的思考,给老师们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带来新的活力。